诚信建设工程是202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为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立足本部门政务服务职能定位,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为发力点,将政务诚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引领,着重在依法行政、阳光行政、高效行政、失信惩戒四方面务实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努力让政务诚信建设成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的“关键一招”。
——聚焦依法行政,规范调整权责清单和行政许可行为
一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牵头,组织30个市直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工作,根据各部门梳理、研判结果,印发了《关于公布市本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2023年版)及取消下放目录的通知》(呼政办字〔2024〕4号),公布市本级30个部门4986项行政权力事项,其中:行政许可218项,行政确认57项,行政给付13项,行政奖励65项,行政裁决9项,其他行政权力(依申请类)134项,行政处罚3488项,行政强制202项,行政监督检查792项,其他行政权力(依职权类)8项。二是持续规范审批流程。对全局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制定《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编制细则》,推动实施清单标准化。规范审批服务,发布100项特别程序事项,制定规范了24个文书模板,落实重大行政许可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累计为29个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实施了合法性审查。三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准办理。协调市本级17个职能部门制定342项政务服务“同城通办”事项的受理标准,对事项名称、类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等要素进行标准化规范,涉及包括企业注册、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提取、养老保险服务等高频事项。
——聚焦阳光行政,以信用为支撑运用新技术为审批赋能
一是在“双公示”领域率先应用“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技术。于3月15日,正式启用“双公示”数据自动推送系统,成功实现行政审批平台和委办局专业系统的审批流程自动串接和数据同步,由原来的人工录入转变为系统自动数据抓取,实现对部门职权内20个主项99个子项的事项数据自动上传。目前,运用“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累计批量上传“双公示”信息2772条,通过将上传数据和台账数据比对,能够做到当日行政许可结果当日公示,信息抓取正确率、成功率达到100%。许可结果批量公示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减至现在的20秒。二是在勘验环节推行“信用承诺+远程勘验”模块化服务。企业提出勘验申请后,勘验专员实时推送勘验须知和标准,并在线对企业进行政策前期指导,让企业充分做好现场设施设备布局、档案材料的归类与整理、关键岗位人员的配备与认证等各项筹备工作,提升勘验通过率。企业做出信用承诺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拿证后择期补充勘验程序或第一时间对现场进行容缺勘验。三是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将工改系统与“信用呼和浩特”系统对接,开展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与信用公示工作。建设单位采用承诺制申请办理房屋建筑“一般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需在承诺期限内在工改系统补充上传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并经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审批部门确认后,完成承诺事项的闭合。如超期未完成承诺事项的,工改系统将在超期后第7个工作日,将不履行承诺信息推送至“信用呼和浩特”公示。
——聚焦高效行政,多维度、多领域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主题办、一次办,梳理形成20个“一件事”。一是探索推行市政公用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将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市政公用报装事项整合为市政公用联合报装,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次承诺、一并接入”,报装时限由单项报装6个工作日压减至0.5个工作日,助力建设项目快速落地,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打造全市首个企业准营“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自治区“高效办成一件事”功能模块,申办人只需线上提交所需材料,即可一次性办理企业开办、企业准营(许可证)、公积金、社保、银行开户等多项业务,快速领取营业执照、企业公章(免费)、税务U-KEY(免费),实现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三是全区首推“道路挖掘一件事”。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和“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类市政管线审批”3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依托工改平台将工作任务、审批数据推送到指定部门和对应审批层级,推动审批与监管“无缝对接”;建立联合踏勘机制,对涉及多部门事项,组织共同会商、联合“把脉”,整合各部门意见,出具统一审批许可。上述举措,将“道路挖掘”办理由过去“申报人跑5个部门、20个工作日办完”,优化为“线上提交1套材料、5个工作日拿证”,办理时限缩减近75%、材料精简率达30%。截至8月13日,呼和浩特市线上“高效办成一件事”申办量、办结量位于“全区第四”;在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和蒙速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前端受理系统共计在线受理事项13832件、在线办结3613件。
——聚焦失信惩戒,线上线下同步完善失信受理、处办机制
一是政务服务热线开通失信投诉功能。呼和浩特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新增“政府违约失信”模块,设立“政务失信举报专席”,专席提供7×24小时服务。主要受理本级政府部门(含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公职人员违约毁约等政务失信行为的投诉举报,投诉内容一经核实,将责令被投诉主体立即整改,拒不整改的将被确认为违约失信。二是实现“诚信建设投诉窗口”市、旗县区、开发区全覆盖。该窗口主要用于受理政府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产业扶持、政府投资等领域承诺事项的违约失信行为,实现违约失信行为多渠道融合受理、闭环办理。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共开设“诚信建设投诉窗口”15个,每个窗口配备2名专员,负责线下受理失信相关投诉。三是推进线上、线下诉求受理、解决无缝衔接。“诚信建设投诉窗口”专员,按照受理标准、受理范围对投诉事项进行初审后,将受理诉求(线索)上传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通过数据推送、部门研判、结果督办、跟踪问效,形成工作闭环,推进线上、线下诚信诉求同步解决。